《左传》:隐公二年(公元前721年)【经】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传】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对于这段《左传》记载,莒地、向地及后世学者,基本一致认定“莒人入向”为莒国侵入向国,笔者却有完全不同看法。
根据《左传》记载,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7年春秋时代)立国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代”。春秋初年,大小诸侯国见诸经传的有一百七十馀个。据史书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有三十六名君主被杀,五十二个诸侯国被灭,有大小战事四百八十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四百五十馀次,平均一年就有两次战事、两次会盟及婚聘。
这段《左传》记载中就包含了诸侯国之间的战事、会盟及婚配,让后人很容易掉入一种因婚配引起的战争印象,事实可能是大相径庭。
一、婚配引起战争的可能性。
“莒子娶于向”明确了这次婚配是明媒正娶的一次婚姻,娶回来的女子是作为国君夫人的,是两国为了加强关系,而产生的一次婚姻联盟。这种联盟是经过双方深思熟虑而产生的结果,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问题而出现战争行为。做为婚配的女子,远嫁他乡,思念家乡回娘家,也是人之常情,也是加强婚姻关系的一个必要流程。怎么会因为夫人返回了娘家而兴师讨伐姻亲同盟国呢?这在讲究礼仪的周朝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于情于礼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从“以姜氏还”的称述来分析,也只是接回新娘而已。“还”是新娘的一个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如果以武力强迫下的回到莒国,就不能称为“还”。以向姜敢做敢为的性格(不安而归),如果是在武力逼迫下的返还,其后果也是严重的,任何正常的夫妻都不会做出武力胁迫的威胁,更不可能做出入侵或灭国的事情来。
如果这是一场入侵战争,在以礼仪为治国根本的周朝,是必然要受到周天子的制约和其他诸侯国的谴责、讨伐的,于情于礼都是不可能出现的行为。
“莒人入向”之所以被后人解读为入侵和灭国,大概是受了《左传》记载中大量的征伐与战争的影响。其实,这完全是左丘明给后人开了个玩笑,是个脑筋急转弯的事件。在纷繁的会盟、征伐的事件中,记述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而已。“莒人入向”是当时的史记家,为了避免莒子的尴尬,把莒子千里追妻的事件,记载为“莒人入向”而已。好在左丘明后来又把事件的详细经过,补充完整了,但还是没有消除后人的误解。
二、“莒人入向”包含了哪些重要信息?
排除了“莒人入向”是武力入侵的可能,那这就只剩下浪漫爱情故事一种可能了,这是一个浪漫的爱情婚姻故事。从中我们能读出很多重要信息。
1、这是一个明媒正娶的婚姻。“莒子娶于向”,莒国国君莒子娶了向国公主,媒人是谁?《左传》中完全解读不出来,本文也不好回答。但能让相距千里的两国结亲,想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2、“向姜不安莒而归”,女主人公的名字是向国公主向姜,姜为向国国君的姓。“不安而归”把向姜敢作敢为的性格展露无遗,也隐含了公主向姜具有敢作敢为的才情和不为后人所知的背景。是什么原因让向姜不安莒国,而独自回到向国呢?《左传》没有交代,笔者本文也不好回答,后文会有所交代。但新婚新娘回门娘家,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虽然两国相距遥远,时间可以晚些时候履行,但夫妻双方一起回娘家也是一定要的。新娘一等再等,很快过了三个月,新娘赌气先独自返回娘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也不是件什么很大的事情。
3、“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把莒子入向的时间为夏季交代的很明确。礼仪上应该夫妻双方一同回门的婚姻大事,新娘先回了,夫君莒子放下国家事务,随后前往夫人家乡向国,把夫人向姜接回莒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同时,莒子前往向国,领略一下夫人家乡的风景,也当是件浪漫的事情。偏偏一句“莒人入向”让后人解读为两国战事,让一段浪漫婚姻爱情故事,被误解了二千七百多年,真是物是人非,让人感慨!
4、“莒人入向”,是莒子的个人行为还是莒国的国家行为?从《左传》的记述中,我们应该可以判断出,此时夫妻双方正是新婚燕尔的时期,莒子本应陪同向姜一起回门向国,但向姜已先回向国,莒子只能单独前往向国。少女向姜独自千里返回向国,作为一个男子,如果兴师动众地前往向国,岂不让夫人向姜笑话,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体现男子的胆识?东周初期,人口稀少,诸侯国之间关系并不像《左传》记载中的过于紧张,对一路旅途人身的安全并不构成太大威胁。因此,莒子单独前往向国也是情理之中的。
从以上笔者的分析、解读,基本可以判断“莒人入向”是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而不是历代学者解读的战争行为。对于“莒人入向”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莒人入向”是一场灭国战争还是一段浪漫婚姻爱情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