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及其他莒县于氏举人

2017/8/22 21:31:1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文玩字画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于氏家族在繁衍的过程中为莒国的灿烂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转载以彰莒国于氏宗亲的辉煌和骄傲和宗亲们共享。(因为是网络转载人物不全仅供学习)一、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作者:隽桂德在莒县及其周边县市收藏界,谈到"于疆臣"这个…

莒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于氏家族在繁衍的过程中为莒国的灿烂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转载以彰莒国于氏宗亲的辉煌和骄傲和宗亲们共享。(因为是网络转载人物不全仅供学习)

一、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

作者:隽桂德

在莒县及其周边县市收藏界,谈到"于疆臣"这个名字,无人不晓,人们将其画作与莒南大店翰林庄陔兰之书法并称"莒州书画双绝"。于疆臣的牡丹尤称一绝,被收藏界视为珍宝。其实,莒县于氏是一个书画世家,个个能写善画,在清代及民国初期,他们的作品就广为收藏家们高价收藏。

“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及其他莒县于氏举人

莒县于氏以莒县城南于家庄为主,于氏家族第一位名人当推于家庄的于学谧(1751—1781)。他字靖之,号小晋。幼聪颖,少负奇才,性嗜古,案头枕底常匿子史及汉魏诸诗,师欲禁不能。十岁为文,其师自叹不如,十一岁枕底匿《山海经》,其父于芳庵以无关帖括,怒责并焚之,后默抄成册,一字不差,十二岁州试夺魁,父见其才敏体弱,长叹无言,十六岁补诸生,十九岁以超等第二食饩。当时诸城大书法家当朝宰相刘墉慕谧才貌,将其侄女白玉嫁给他为妻,白玉是一位才女,通经史,工韵语,长于书法,且工绘事。夫妇唱酬,相敬如宾。经妻引荐,投北海韩理堂、江南吴玉贽两夫子门下读书。当时于学谧为青州、莱州、沂州三府名士首领,首推文坛,督学黄芾试谧得第一;乾隆丁酉,名儒督学钱载试古学居第二,遂选为拔贡。后钱载巡抚山东,对其十分激赏,常对人语曰:"得心契者,惟于生一人耳!"并赠其匾额曰"凤阁先声"。乾隆戊戌年应朝考,至京师,京中少年才子们争相登门拜访,相互唱酬,求墨宝者络绎不绝,至考期不堪其劳而病卧,勉强入闱而落第,携妻归杜门读书。生一子。惜其才子寿短,佳人命薄,因丧爱妻于乾隆四十六年伤心而逝,年仅三十岁,夫妇二人共龄未逾花甲。其工诗辞,海曲著名学者王献唐赞其诗曰:"幽情括怀,一一抽思,均自肝脾中出,此真诗人之诗,昔贤所谓心声者也。其流畅冲和,才思艳发"生平著作甚多,有《焚余诗草》、《游燕诗草》、《玉台文集》、《玉台辞》等,仅《焚余诗草》传世,初为清乾隆荣庆堂刻本,后由其裔孙于少山整理,于民国二十二年铅印出版。其诗录入《山左诗抄》者也很多。又精书法,善佛学,藏书甚多,为著名学者。

于学训,字蝶园,学谧弟,也是一位卓有名气的书画家,他生于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四十八年考中举人,无意仕进,喜书画,书法尤工小楷。好文史,曾参修嘉庆《莒州志》。著有《晚香书屋文抄》、《家训》、《文法合刻》等。详见本传。

于香涛,道光时莒州名士,于学谧子,雄才卓越,亲炙家学,工诗,雄峻古厚,义理醇正,一时识者,都言有其父之风,故能先后济美,如其游浮来山诗:"青山旧有缘,昔日此中眠。老树留荒寺,乱峰锁碧天。无人论甲子,有客话云烟。泉石成幽兴,想看竟忘年"。著有《消夜诗草》一卷,与父所著《焚余诗草》并传。

“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及其他莒县于氏举人

于长龄,字寿山,号沭西居士,为于学谧孙,于香涛之子,同治年恩贡。得家传,喜书画,好文史。工诗,风致高雅,襟期洒然,怡情翰墨,不求闻达。又精刻画,濡墨挥毫,巨幅山水,泼墨淋漓,浓郁古厚,善用米氏法,而自成一格,兴致勃发,气象万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为大手笔。其他如人物、花卉、翎毛,随笔渲染,无不工妙,片纸尺幅,为世人宝贵。又善雕镂,有"至雕镂一事,不过小试利器耳"之言,其属兄弟于寿田亦工于书画。

于子谷,于长龄子,幼承家学,性刚方,凡事关重大,必侃侃直陈,虽贵介当前不易也。工绘事,尤工雕镂,按脉切理,游刃以解,真能以人力夺天工之妙。亦工诗,然不轻易腾诸口说。

于少山,于长龄孙,幼承父教,犹能传其笔法,尤工绘事,善仿宋人折枝之法,其牡丹尤为世人宝爱。日照著名学者王献唐先生赞曰:"少山先生擅精绘事,为时近作手。"我友收藏有一封民国时期的信札,是远在吉林的范宝三寄给日照夹仓名流郭景炎的,信中夸于少山的牡丹曰:"我在石臼所时买了一张捎来给他们,都说好。"又谈及托郭景炎再"购求于少山墨牡丹三五张",可见在当时,少山牡丹就已远近闻名,且已价格不菲了。

“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及其他莒县于氏举人

于寿三(1823—1889),也是清代于家庄的一位很有影响的画家,他原名锡朋,字朋远,又字百若,以号行。工花鸟,擅工笔设色牡丹、松桃、母鸡,风姿绰约,雍容华贵,欣欣向荣,又喜墨笔山水,小中见大,气象万千。传世作品极罕,得者秘藏不露,笔者曾收藏一幅设色《桃松母鸡图》,其功力之深,余毕生未见。

于疆臣(1869—1944),被称为莒城清末民国时期最有名的画家,其绘画与莒南大店庄陔兰之书法,被莒人并称"莒州书画双绝"。

他原名于树封,以字行,又字畺辰、畺臣,清末廪贡,候选训导,鸿胪寺序班,覃恩加六级,敕授儒林郎,民国初年被选为省咨议局议员(莒县文史资料第九辑26页有确切资料记载:民国二十七年被县政府聘为谘询委员会委员),民国元年至民国十六年任莒县商会会长。性淡泊,无意仕进,惟以翰墨自娱,擅丹青,穷数十年之力,革新画法,其水墨牡丹,风骨神韵,独具一格,与沂水岜山阎法曾之雨后风动牡丹画法有别。其水墨《藤萝八哥图》清新别致,独具一格,与于长龄之《桃松公鸡图》有异曲同工之妙;工书,结体严谨,笔墨流畅,书画配合默契,并臻入妙,名重当地。其书画多以"于树封印"或"畺臣"印入画,莒州一带有所流传,时人争相购藏之。

“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及其他莒县于氏举人

于子秀,为清末民国时期莒县的又一位兰草名家,宣统贡士,尤工画兰,所画兰草栩栩如生,富金石书卷气,有板桥兰草之风,常与于疆臣、于寿三一起论画作画;其书法也相当过硬,其书承欧柳,结体严谨,其墨迹在莒县沂水等地偶有发现。

“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及其他莒县于氏举人

于松基,字鹤洲,也是清末一位书法名家,其行草隶书皆精,功力颇深。其隶书书法在莒县绪密一带被发现。

另外,莒北汀沟的于椿龄也是一位较有名气的金石书画家,他字寿卿,弱冠入庠,由廪贡授观城县教谕,因随丁宝桢大营任防河事务有功,保升江苏候补知县,调充漕河,督署文案,他不乐仕进,回籍省亲,遂不复出,日日怡情书画,啸傲山水间,考订金石以自娱,去世后谥号"恭惠先生"。

莒州于氏家族,不愧为诗书画印世家,更以绘画闻名于世,其绘画基本代表了莒县清末民初的绘画水平,特别是绘画《牡丹图》一脉相承,代代沿袭,不断创新,从于长龄到于疆臣,再到于少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为莒县书画文化的继续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相关资料: 于学谧诗文欣赏:

论诗三首

沉雄古淡各殊伦,才鬼吟仙俱有神。

蕴藉性情归雅调,平和心气是诗人。

生憎柳絮还轻薄,未许红桃斗艳新。

李杜文章千古在,松醪饮得味偏醇。

细雨文窗染墨翰,漫裁蜀锦种湘兰。

自为言语人宁解,别有心情诉亦难。

光彩频磨吴国剑,轻圆好弄楚人丸。

肝肠呕出君知否,赢得清癯镜里看。

由来大雅在专门,漫郊秋虫吟草根。

西洛机云有兄弟,南朝徐庾见儿孙。

凿开幽险才仍鬼,淒动江关句吐魂。

芳芷畹兰多寄托,休将绮丽赋中论。

寄内三首

芳草离离春色晚,新愁渺渺月华初。

客中幽况何人问,一纸秦嘉赠妇书。

别时病语费商量,别后乡音竟渺茫。

待得平安书一纸,征人断尽九迴肠。

莫将藜藿怨清贫,且办松筠现在身。

携手入秦成志气,王家韫秀是何人。

北行寄舍弟

甲第参差人所羡,荠盐风味我偏知。

椿萱未老真天乐,旅雁成行有几时。

临事常思千载后,读书已觉十年迟。

试看岁寒青松色,不作东风烂漫时。

晚晴

几番春雨洗春晖,傍晚晴光欲上衣。

明月乍来香细细,小簾初捲燕飞飞。

闲中敲句频安韵,静里看云自息机。

一种澄鲜空色相,满庭余润散珠玑。

“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及其他莒县于氏举人

二、其他于氏先贤:

于宾,明代莒州人,明初举人,洪武十二年(1379)己未科进士,历官兵科给事中。《沂州府志》卷二十二"进士"部载:"于宾,莒州人,己未科,官给事中"。莒州志载:"于宾、杨睿登,洪武己未科进士,宾任给事中,睿任中都国学分教。则庚戌以后,乙丑以前,皆举春试矣。"见《沂州府志》、《莒州志》。

“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及其他莒县于氏举人

于攀龙,明代莒州人,万历年武举人。见《莒州志》。

于学训(1757—1828),字希古,号敬亭,别号蝶园,清莒州城南于家庄人,十六岁游庠,十九岁食饩,乾隆丁酉、戊戌间出就外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考中癸卯科举人,拣选知县,例授文林郎,州志有传。卯秋(卯年秋天)受病济城,堂兄于学源不远千里探视,想将载与同归。因父母年迈,兄于学谧早没,遂无意仕进,家居奉养。凡族内有参差者训之以孝弟,里中有争斗者教之以礼义,故遐迩皆钦重焉。

虽无志功名,仍不费诗书。其喜书画,是一位卓有名气的书画家。尤工小楷,年七十余尚日手录名家著作,日写小楷七千余字;强记忆,好经史子集,闲与诸父老谈,朗诵数千言一字不讹。曾参修嘉庆《莒州志》。乾隆五十七年又承父遗命率修祠堂,并于同年主持二修《城阳于氏族谱》并作序,嘉庆元年增修族谱,又为作《重修四公族谱小引》;道光六年增补《城阳于氏族谱》,为作序,前后数次共十余年,不辞劳瘁,心血耗尽。又撰有《于氏家传》、《先芳庵公行述》、《先玉台公行述》等。著有《晚香书屋文抄》、《家训》、《玉台公年谱》等;纂辑《文章法海》十卷,嘉庆二十五年编著并刊行《文法合刻》行世,包括有李德润著《笔法论》,王万里著《王希江先生文诀》、《文法》、《读古撮要》,韩梦周著《韩理堂先生文法摘抄》,鞠莲隐讲董元赓述纂《史席闲话》,归有光撰《归震川先生史记例意》等。

娶肥城县教谕陈于夏孙女为妻。继娶乾隆庚辰恩科副举人候选直隶州州判陈光继女为妻,侧室石家屯石氏。去世后其孙于锡畴为其撰有《先祖 198敬亭公行述》。生三子佩兰、纫兰、梦兰及五个女儿,夫人陈氏、石氏皆高寿,子孙皆有名。见《城阳于氏族谱》、嘉庆《莒州志》。

于钦元(1790—1867),字星甫,惺甫,号尧臣,于清三子,十二世,清莒州于家庄人。自幼至孝,读《小学》时,见父母辛苦,入学即苦读,冀报亲恩。十九岁入郡庠,二十以后食饩,承父命以教读为业,教读之余益厉于学道。道光四年甲申,受知仙槎何宗师,科试取第一,遂得道光五年乙酉科拔贡,注选教谕。越一年,进京朝考,因入国子监肄业。为久住京之计,父亲以家道拮据寄书令归,钦元冒雪旋归,奉养教读,给食一家。道光十五年(1835)方考取乙未恩科举人,拣选知县,敕授修职郎,例授文林郎,家道亦小康焉。分家后仍以教读为业,进京会试,欲就挑场,因眼疾日剧,竟不得挑。后眼疾愈甚,百试无效,教读旧业,惟以口授手画教诲子孙,于叙揆等得其亲手指教,受益颇多。其为人刚正严明,不谐流俗,不随时趋,弟子多有成名者,晚年在家食粗粒,衣敝衣,处之晏如,惟切切焉。同治五年南匪扰攘,避乱莒城后营而卒,后归葬。其孙于叙揆为撰有《先祖惺甫公行述》。

于钦元工文善书,撰有《先君兰溪公行述》;曾接受先祖敬亭公之命,三修《城阳于氏族谱》,不意中年病目,续谱重任只好由二弟于锡畴主持,咸丰十年春至十一年五月,终于修成《城阳于氏族谱》,于钦元为作序。于钦元娶李家楼李志恒女,生子二人步衢、步康。女一人嫁监生张力田。见《城阳于氏族谱》、《重修莒志》。

“令人羡慕的莒州于氏书画世家”及其他莒县于氏举人

于敬思(1810—1875),字小岩,号文田,于凤翰父,清莒州于家庄人,兄弟三人,于敬思为长,幼读书,苦心孤诣,师从日照举人马星垣先生,同学有宋锡龄、刘象久、张谐。府试以冠军入庠,郡宪熊太史器许之,中式道光十四年甲午科副举人,任肥城县训导,敕授修职佐郎,钦加五品衔,诰授奉直大夫。为父请封,领有卷轴,建碑墓侧。天性孝友,事父母终身无间言,与弟同居数十年无韪言,后析产分居,益敦和睦。

相关资讯

  • 省级非遗文化之莒县转秋千会_莒县文化

    公元1750年,清乾隆时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潍县任职,声名卓著。某次,因事到莒,有幸观赏到了莒地秋千之盛会,心有感怀,并留诗曰:纸花作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随风摆,好将蝴蝶斗春归。这个莒地秋千盛会的具体所在地,就是现在的莒县北部重镇——碁山镇…

    2019/7/1 23:04:26
  • 莒县旅游局多举措保护千年银杏树_莒县浮来山银杏树

    近日,莒县浮来山定林寺银杏树下,有一群人忙上忙下,甚至动用了高脚架、升降机,一派繁忙景象。原来,这是莒县旅游局针对今年气候及古银杏树生长状况采取的人工疏果措施。近几年,由于周边地区银杏雄株逐年增多,古银杏树的授粉条件不断改善、座果率大大提高,大量结果远远超…

    2017/6/6 23:13:02
  • 莒县农民手艺人荆培松:让千年手艺重生_莒县文化

    直播日照5月19日讯 龙首壶是唐朝时期的一种饮具,壶上附一神龙,龙头出水,龙身弓曲,龙尾充当壶柄,因稀有精致而著称。几千年来关于它的制作手艺,既没有历史记载也没有祖辈传承,唯有莒州博物馆珍藏着一把出土文物。近年来,莒县的农民手艺人荆培松依此为原型,自己琢磨出了…

    2017/5/19 23:11:54
  • 莒国文化源远流长,山东莒县美女画家李修英工笔画选

    原创/琴鹤堂易学李修英,山东莒县人。毕业于日照工业学校工艺绘画专业,师从于中国工艺画大师王天胜。现为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美术展:2015年《岁月如歌》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5年《山花》入选山东省首届鸟画大展。2016年《舞梦…

    2017/5/13 9:13:22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