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0年,清乾隆时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潍县任职,声名卓著。某次,因事到莒,有幸观赏到了莒地秋千之盛会,心有感怀,并留诗曰:
纸花作雪满天飞,
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随风摆,
好将蝴蝶斗春归。
这个莒地秋千盛会的具体所在地,就是现在的莒县北部重镇——碁山镇。
从古及今,我国就有荡秋千的习俗,而惟独在莒北山区的寒食至清明期间盛行的“转秋千”却流传悠久,有史可寻。
转秋千,由古代祭典的遗风而起,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惊险刺激的杂技艺能;莒北转秋千以碁山镇为主要发源地。主要分布在碁山主峰以东,长城岭下,以大林茂、大野场、小河等村为中心,乃当地流传了上百年的民间习俗。
从每年的春分次日至清明黄昏,当地的人们为了祈求平安,成百上千的人自发地立起架杆,捆好绳索,或亲自表演,或欢声喝彩;或在院中或门前空地上搭起秋千架,让家人参与,以示人丁兴旺。本地人荡秋千叫打悠千,取越打越有钱的谐音。久之便形成了一个具有规模性、保留性的民俗活动——秋千会。
每年,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景象。那些热心转秋千的长者率领村中青年,至空地竖起架杆,搭起秋千架,供村人练习。春分第八天,村练开始,首日先由村上高手作教练性演示,全村青少年绕场观看,间或也有邻村前来观摩学艺者。村练五六天后,选出高手,准备参加盛大的联村秋千会。
当地的孩子们六、七岁就敢在丈余高杆上系绳摆荡;青年男女则通过秋千盛会,相互交往,产生爱情;年过八旬的老翁,仍能攀杆献艺。
集会时间自寒食前一天至清明节黄昏,为时二天。周边区域的村民舞龙舞狮前来助兴,民间工艺品、莒地陶器、民间小吃等汇聚一堂,与会者饱览秋千技艺之余,购买山货等物品,以备生活之需,场面浩大,热闹非凡。
秋千最初源于民间劳作,人们为了获取食物,上树攀藤,便在劳动中渐渐产生了自觉的荡秋千活动。据说在春秋年间,为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只有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
在《事物记原》中这样记载的:“齐桓公北伐山戎,将秋千之技传至于齐……”。此地居齐长城之阳,居穆陵关之门户,或许是秋千传入的最早地域。
后来汉武帝在后庭祈祷千秋之寿,令宫女们耍绳戏为乐,为避忌讳,将“千秋”二字倒转为“秋千”。后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唐时秋千之戏盛行。据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生动地描述了唐宫清明前后荡秋千的盛况。
诗人杜甫的《清明》诗中有“十年蹴鞠将雏运,万里秋千习俗同”的描写;韦庄也在《长安清明》一诗写道:“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交映画秋千。”秋千也在大唐的诗意琳琅间荡漾。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点降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个天真烂漫而又情窦初开的贵族少女形象,跃然而来,生动传神。但我们也看到“荡秋千”到了宋代,已从宫廷走向民间。
金元之交,莒地战乱,民不堪命,每当春月饥寒,常有迫于徭役饥饿,而悬梁缢树之民,村上遭此惨事,乡老里胥为禳灾祈福、佑护平安、添丁进财,往往请净土寺道士前往建醮作法。
道士一般长于武术,善杂技。作“法”时,在坛场竖起百尺高杆,作飞千表演,临空抛纸符、撒黄豆,名曰“驱缢鬼”。礼成后告之施主,须还三年秋千神愿;至还愿时,道士往往因应法事过多,人不敷用,不得已将秋千技艺教授给村上的善男信女,助其完成法事,而承飞千之技。邻村百姓为避灾驱邪如法仿效,便于春分之后、清明节黄昏效法飞千之技,后相沿成俗,在莒县与沂水边境的箕屋山之阴,便有明戏曲家兼诗人李开先的摩崖诗刻:
彩架过长河,女郎笑且歌。
身轻如飞燕,手捷如撂梭。
村落人烟少,秋千名目多。
从旁观者惧,仕路今如何?
同时代的还有明代前杨家庄进士杨光溥,他亦有“东风吹醒梨花梦,月在秋千别院西”的美丽诗句。
以此可证,明代莒北秋千之戏业已称盛。
清代以后,莒县转秋千习俗已逐渐演变成一种联系乡谊的民俗游艺活动。
莒县转秋千,从每年春分之后开始筹备至清明节黄昏结束。东道村在转秋千盛会期间,周边村民舞龙舞狮前来助兴,周围村民争相上架,表演竞技,民间剧团唱起周姑戏,村民自发贸易,于是形成了最热闹的民俗活动盛会。几近万人空巷,男女老少几乎都汇集到这里听戏、看表演,打比赛、购买生活物品;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摊贩云集,好不热闹!
解放后,莒县“转秋千”盛会一度达到顶峰,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直未曾间断,但在改革开放后,却日渐式微了。
每年春分的次日,当地村民便在村口或宽敞空地上,用木棒、绳索或铁丝扎成约有一米高的四方底座,上面铺上木板,中间立一高十余米的杆架,杆架基部插入地下的转孔,杆架顶端装有“米”字型八根吊棒,形如倒置伞骨,棒末端各拴有五米许双股绳索,下连一个“牛锁头”代替千板,杆顶部有多条固定千杆的斜拉绳索,上面装上五彩小旗,即成一八座秋千架。远望如一座五彩缤纷的彩楼。
第二天早上,由东道村的主持人先到秋千架旁为秋千开光,然后率众焚香烧纸,对秋千跪拜,口中念道:“悠千神,悠千神,光打悠千别跌人。”祈求秋千神灵保佑玩耍时不要跌落。然后一青年登上秋千高台撒糖果,喻示生活甜美,引得架下大人小孩争先恐后的哄抢。然后大家便可上千练习。
一般在春分的第八天开始村练,首先由本村高手作教练性示范表演,全村老少绕场观看,间或也有邻村乡亲前来观摩学艺。村练五六天后,选出高手,准备参加联村盛大的秋千节。集会时间一般自寒食前一天至清明节黄昏,为时三天。
盛会由村里的长者敲传锣定秩序后,主持人敏捷地爬上吊杆,向四面观众施礼致意,随之开始献上拿手绝技。开场节目多是东道主村集体表演,这些节目要求典雅、轻柔,禁忌惊险、轻狂的套数。
首批攀杆者皆红装少女,她们坐稳千板之后,先是轻轻起荡,继之随杆慢慢旋转,由缓而速;此时千板上的少女忽而蹬板而立,忽而着板而坐,忽而单伸一臂,忽而两臂平伸,形如鹏鸟振翼,称之为“凤凰展翅”。
“凤凰”收翼之后,全体演员直立千板,且转且荡,先是相向漫舞,而后逆向狂飞,形如织女投梭,此曰“织女飞梭”。
梭停机止,坐板少女摆绳垂直,握绳而起,倏忽间又是一阵快速飞转,呈过顶荡势;此时稳坐千板的秋千女,抛出五颜六色的纸屑,一时满天飞彩,此名为“天女散花”。此时竞技进入高潮,各路秋千高手各显其能,在秋千转动的过程中表演一些高难度的动作。
此时,8副千板上飞快爬上16名青年小伙,或“金鸡独立”,或“壁虎倒爬”,或“喜雀登枝”,真可谓花样百出。此时架杆转速加快,如急旋巨型陀螺,坐板摆荡在空中画成圆弧。
当观众目不暇接之时,千板上的演员突然“失足”,令观众惊呼不已,然后他们同时将双脚倒挂在千板上,来了个“金钩倒挂”。
金钩脱挂之后,16名小伙手握摆绳,足离千板,忽而挺身斜飞向左,忽而飞旋向右,忽而来个筋斗,忽而做个倒立,此曰“鹞子翻身”,令人惊心动魄。
“鹞子”停翻,荡速变缓,眨眼间一个演员独占两付千板——4人分占8付千板,他们挺身面地而卧;另有8人,一骑其背,一跨其臀,如此者4组,同时飞转速荡,形如天马行空,此曰:“麒麟送子”。
继此节目之后,还有“霸王观阵”、“老虎蹲山头”、“老虎睡觉”、“鹞鹰亮翅”、“太公钓鱼”、“王小摸鱼”、“鲤鱼打挺”等十几种惊险动作,直令观者为之惊心动魄,却美不胜收,扣人心弦。
盛会将一直持续到黄昏,未兴的人们才逐渐散去。
莒县“转秋千”这一民俗活动,其间精晓“飞千”技艺者不下万人,这一传承谱系在2008年就已经正式梳理完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碁山镇大林茂村的林氏家族,他们是祖辈相传的。
林立志老人是最有代表性的飞千传承艺人之一。他18岁就已经跟父亲学会了这一技艺,一直飞千到70多岁。他的技艺高超,高难度的惊险动作花样百出,70多岁的时候还能登台演出, 中央、省、市电视台《黄海晨刊》等都曾做过他的专题报道。
但是他的子孙却没有继承这项绝技,因为年轻人一心要走出这片穷乡僻壤,去外面的精彩的世界打工挣钱,清明节也很少回家,自然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如今能在台上表演的都是他的徒弟,也大多步入中年了。而后学乏人,令人忧心。
莒县转秋千盛会体现了古老的祭典遗风,承载着许多历史信息和古老记忆。而通过秋千技艺的发掘与传承,它将成为研究地域民俗文化重要内容和密切乡谊的民间习俗。
这一习俗也充分体现了莒北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当地人民勇敢、奔放、活跃、向上的可贵风范,是莒县群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转秋千因而拥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有利于良好的传统美德和传统风俗文化的不断传承。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莒县转秋千盛会是一个自发性的民俗活动,纯属自愿参与,缺少正规的组织和引导,使秋千技艺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由于时代价值观的转变,对于这种耗力不挣钱的事少有人干。加之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外出打工,致使爱好这项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老艺人的渐次离世,也是造成秋千技艺面临失传的因素之一。随着转秋千技艺的逐步流失,相关的民俗活动也将逐步淡化,乃至消亡。
为发掘和保护这一民俗活动,2007年,莒县文化馆申报的“莒县转秋千”被日照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日照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市专家组认为此项目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推荐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莒县转秋千,活跃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蕴涵丰富的鲜活标本。近些年来,在“文化树县”的大环境里,各级党政的重视下,文化建设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民族、民间文化已被提到了重要位置。
公元1750年,清乾隆时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潍县任职,声名卓著。某次,因事到莒,有幸观赏到了莒地秋千之盛会,心有感怀,并留诗曰:
纸花作雪满天飞,
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随风摆,
好将蝴蝶斗春归。
这个莒地秋千盛会的具体所在地,就是现在的莒县北部重镇——碁山镇。
从古及今,我国就有荡秋千的习俗,而惟独在莒北山区的寒食至清明期间盛行的“转秋千”却流传悠久,有史可寻。
转秋千,由古代祭典的遗风而起,逐渐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种惊险刺激的杂技艺能;莒北转秋千以碁山镇为主要发源地。主要分布在碁山主峰以东,长城岭下,以大林茂、大野场、小河等村为中心,乃当地流传了上百年的民间习俗。
从每年的春分次日至清明黄昏,当地的人们为了祈求平安,成百上千的人自发地立起架杆,捆好绳索,或亲自表演,或欢声喝彩;或在院中或门前空地上搭起秋千架,让家人参与,以示人丁兴旺。本地人荡秋千叫打悠千,取越打越有钱的谐音。久之便形成了一个具有规模性、保留性的民俗活动——秋千会。
每年,我们就能看到这样的景象。那些热心转秋千的长者率领村中青年,至空地竖起架杆,搭起秋千架,供村人练习。春分第八天,村练开始,首日先由村上高手作教练性演示,全村青少年绕场观看,间或也有邻村前来观摩学艺者。村练五六天后,选出高手,准备参加盛大的联村秋千会。
当地的孩子们六、七岁就敢在丈余高杆上系绳摆荡;青年男女则通过秋千盛会,相互交往,产生爱情;年过八旬的老翁,仍能攀杆献艺。
集会时间自寒食前一天至清明节黄昏,为时二天。周边区域的村民舞龙舞狮前来助兴,民间工艺品、莒地陶器、民间小吃等汇聚一堂,与会者饱览秋千技艺之余,购买山货等物品,以备生活之需,场面浩大,热闹非凡。
秋千最初源于民间劳作,人们为了获取食物,上树攀藤,便在劳动中渐渐产生了自觉的荡秋千活动。据说在春秋年间,为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创。开始只有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
在《事物记原》中这样记载的:“齐桓公北伐山戎,将秋千之技传至于齐……”。此地居齐长城之阳,居穆陵关之门户,或许是秋千传入的最早地域。
后来汉武帝在后庭祈祷千秋之寿,令宫女们耍绳戏为乐,为避忌讳,将“千秋”二字倒转为“秋千”。后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唐时秋千之戏盛行。据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生动地描述了唐宫清明前后荡秋千的盛况。
诗人杜甫的《清明》诗中有“十年蹴鞠将雏运,万里秋千习俗同”的描写;韦庄也在《长安清明》一诗写道:“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交映画秋千。”秋千也在大唐的诗意琳琅间荡漾。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点降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一个天真烂漫而又情窦初开的贵族少女形象,跃然而来,生动传神。但我们也看到“荡秋千”到了宋代,已从宫廷走向民间。
金元之交,莒地战乱,民不堪命,每当春月饥寒,常有迫于徭役饥饿,而悬梁缢树之民,村上遭此惨事,乡老里胥为禳灾祈福、佑护平安、添丁进财,往往请净土寺道士前往建醮作法。
道士一般长于武术,善杂技。作“法”时,在坛场竖起百尺高杆,作飞千表演,临空抛纸符、撒黄豆,名曰“驱缢鬼”。礼成后告之施主,须还三年秋千神愿;至还愿时,道士往往因应法事过多,人不敷用,不得已将秋千技艺教授给村上的善男信女,助其完成法事,而承飞千之技。邻村百姓为避灾驱邪如法仿效,便于春分之后、清明节黄昏效法飞千之技,后相沿成俗,在莒县与沂水边境的箕屋山之阴,便有明戏曲家兼诗人李开先的摩崖诗刻:
彩架过长河,女郎笑且歌。
身轻如飞燕,手捷如撂梭。
村落人烟少,秋千名目多。
从旁观者惧,仕路今如何?
同时代的还有明代前杨家庄进士杨光溥,他亦有“东风吹醒梨花梦,月在秋千别院西”的美丽诗句。
以此可证,明代莒北秋千之戏业已称盛。
清代以后,莒县转秋千习俗已逐渐演变成一种联系乡谊的民俗游艺活动。
莒县转秋千,从每年春分之后开始筹备至清明节黄昏结束。东道村在转秋千盛会期间,周边村民舞龙舞狮前来助兴,周围村民争相上架,表演竞技,民间剧团唱起周姑戏,村民自发贸易,于是形成了最热闹的民俗活动盛会。几近万人空巷,男女老少几乎都汇集到这里听戏、看表演,打比赛、购买生活物品;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摊贩云集,好不热闹!
解放后,莒县“转秋千”盛会一度达到顶峰,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直未曾间断,但在改革开放后,却日渐式微了。
每年春分的次日,当地村民便在村口或宽敞空地上,用木棒、绳索或铁丝扎成约有一米高的四方底座,上面铺上木板,中间立一高十余米的杆架,杆架基部插入地下的转孔,杆架顶端装有“米”字型八根吊棒,形如倒置伞骨,棒末端各拴有五米许双股绳索,下连一个“牛锁头”代替千板,杆顶部有多条固定千杆的斜拉绳索,上面装上五彩小旗,即成一八座秋千架。远望如一座五彩缤纷的彩楼。
第二天早上,由东道村的主持人先到秋千架旁为秋千开光,然后率众焚香烧纸,对秋千跪拜,口中念道:“悠千神,悠千神,光打悠千别跌人。”祈求秋千神灵保佑玩耍时不要跌落。然后一青年登上秋千高台撒糖果,喻示生活甜美,引得架下大人小孩争先恐后的哄抢。然后大家便可上千练习。
一般在春分的第八天开始村练,首先由本村高手作教练性示范表演,全村老少绕场观看,间或也有邻村乡亲前来观摩学艺。村练五六天后,选出高手,准备参加联村盛大的秋千节。集会时间一般自寒食前一天至清明节黄昏,为时三天。
盛会由村里的长者敲传锣定秩序后,主持人敏捷地爬上吊杆,向四面观众施礼致意,随之开始献上拿手绝技。开场节目多是东道主村集体表演,这些节目要求典雅、轻柔,禁忌惊险、轻狂的套数。
首批攀杆者皆红装少女,她们坐稳千板之后,先是轻轻起荡,继之随杆慢慢旋转,由缓而速;此时千板上的少女忽而蹬板而立,忽而着板而坐,忽而单伸一臂,忽而两臂平伸,形如鹏鸟振翼,称之为“凤凰展翅”。
“凤凰”收翼之后,全体演员直立千板,且转且荡,先是相向漫舞,而后逆向狂飞,形如织女投梭,此曰“织女飞梭”。
梭停机止,坐板少女摆绳垂直,握绳而起,倏忽间又是一阵快速飞转,呈过顶荡势;此时稳坐千板的秋千女,抛出五颜六色的纸屑,一时满天飞彩,此名为“天女散花”。此时竞技进入高潮,各路秋千高手各显其能,在秋千转动的过程中表演一些高难度的动作。
此时,8副千板上飞快爬上16名青年小伙,或“金鸡独立”,或“壁虎倒爬”,或“喜雀登枝”,真可谓花样百出。此时架杆转速加快,如急旋巨型陀螺,坐板摆荡在空中画成圆弧。
当观众目不暇接之时,千板上的演员突然“失足”,令观众惊呼不已,然后他们同时将双脚倒挂在千板上,来了个“金钩倒挂”。
金钩脱挂之后,16名小伙手握摆绳,足离千板,忽而挺身斜飞向左,忽而飞旋向右,忽而来个筋斗,忽而做个倒立,此曰“鹞子翻身”,令人惊心动魄。
“鹞子”停翻,荡速变缓,眨眼间一个演员独占两付千板——4人分占8付千板,他们挺身面地而卧;另有8人,一骑其背,一跨其臀,如此者4组,同时飞转速荡,形如天马行空,此曰:“麒麟送子”。
继此节目之后,还有“霸王观阵”、“老虎蹲山头”、“老虎睡觉”、“鹞鹰亮翅”、“太公钓鱼”、“王小摸鱼”、“鲤鱼打挺”等十几种惊险动作,直令观者为之惊心动魄,却美不胜收,扣人心弦。
盛会将一直持续到黄昏,未兴的人们才逐渐散去。
莒县“转秋千”这一民俗活动,其间精晓“飞千”技艺者不下万人,这一传承谱系在2008年就已经正式梳理完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碁山镇大林茂村的林氏家族,他们是祖辈相传的。
林立志老人是最有代表性的飞千传承艺人之一。他18岁就已经跟父亲学会了这一技艺,一直飞千到70多岁。他的技艺高超,高难度的惊险动作花样百出,70多岁的时候还能登台演出, 中央、省、市电视台《黄海晨刊》等都曾做过他的专题报道。
但是他的子孙却没有继承这项绝技,因为年轻人一心要走出这片穷乡僻壤,去外面的精彩的世界打工挣钱,清明节也很少回家,自然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如今能在台上表演的都是他的徒弟,也大多步入中年了。而后学乏人,令人忧心。
莒县转秋千盛会体现了古老的祭典遗风,承载着许多历史信息和古老记忆。而通过秋千技艺的发掘与传承,它将成为研究地域民俗文化重要内容和密切乡谊的民间习俗。
这一习俗也充分体现了莒北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当地人民勇敢、奔放、活跃、向上的可贵风范,是莒县群众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株奇葩。转秋千因而拥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有利于良好的传统美德和传统风俗文化的不断传承。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莒县转秋千盛会是一个自发性的民俗活动,纯属自愿参与,缺少正规的组织和引导,使秋千技艺得不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由于时代价值观的转变,对于这种耗力不挣钱的事少有人干。加之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外出打工,致使爱好这项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老艺人的渐次离世,也是造成秋千技艺面临失传的因素之一。随着转秋千技艺的逐步流失,相关的民俗活动也将逐步淡化,乃至消亡。
为发掘和保护这一民俗活动,2007年,莒县文化馆申报的“莒县转秋千”被日照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日照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08年,市专家组认为此项目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推荐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莒县转秋千,活跃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同时,也为民俗工作者提供了蕴涵丰富的鲜活标本。近些年来,在“文化树县”的大环境里,各级党政的重视下,文化建设的热潮正在蓬勃兴起,民族、民间文化已被提到了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