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阳镇位于县城东5公里,东临石臼港,南靠兖石铁路、日东高速公路,辖53个行政村,4万口人,对空面积54.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万亩。境内335省道、225省道纵横交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历史上就是投资经商的最佳境地。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9.8亿元,同比增长19%;工商税收完成386万元,增长68%;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增加540元,增长17%。陵阳镇水土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20余处。陵阳河遗址出土了国内罕见的酿酒器具和大口尊的象形文字,被中国考古界专家公认为汉字雏形,将汉字历史上推到公元前5000年,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陵阳”之名,最早见于明代嘉靖《青州府志·乡社》,其中有“陵阳店”和“陵阳社”,陵阳店是明代莒州十三店之一,说明陵阳在明代就已经是莒州境内的商业重地。当地自古以来就流传着“七洙流,八葛湖,十二陵阳,一杭头”的民谣。“洙流”、“葛湖”、“陵阳”、“杭头”都是村名,“十二陵阳”是指哪十二个村?由于年代久远,村名变易,现代人多不知晓,但有一点是人们公认的:陵阳之名,由来已久。
“陵阳”地名浅释
陵阳,顾名思义,陵墓之阳。“陵阳”这个名字包含着阴、阳平衡的含义。古人研究周易八卦,其中有阴阳平衡的讲究,阴阳平衡则吉,阴阳不平衡则凶。陵墓为阴。因此,“陵阳”这个地名从阴阳八卦上讲是非常吉利的。
今陵阳镇驻地东北约2公里处东上庄村有两座古墓,东西并列,相距约500米,当地俗称大王坟、小王坟。
陵阳之名即因处在这两座古墓之阳(古文中山南水北曰阳)而得名。
县陵阳镇河南村共208户,596口人,耕地面积330亩。全村共有党员44人,建国前老党员3名。村委会、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等组织健全,并能发挥各自的作用。三中全会前,该村是当地出了名的穷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集体无一分钱积累,外欠银行贷款3万元。1984年,改队建村,共产党员马先富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组建了新的两委班子。他们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确立了重点抓工业,抓好工业促农业,走“以工养农,以工补农,农工商贸”一体化发展的路子。马先富把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羊毛衫厂、小型服装厂和个体运输队达36万元的资产无偿捐献给集体,全体共产党员把自己一分一角的钱凑起来搞集体项目,村办工业以此为基础,滚动发展。除当年偿还了银行贷款,村民的口袋里第一次揣上了集体分给的现金。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动力支持,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经济工作实现快速发展,2005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亿元,人均纯收入9300元。
县陵阳镇大河北村发展就落后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