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莒县,美丽文明乡村入“画”来

2016/12/8 7:05:32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聚焦生活

初夏的莒州大地,万木葱茏。走进日照市莒县桑园镇东苑庄社区,绿树掩映下的白墙黛瓦,街头公园中盛开的鲜花及满脸笑容的村民,构成了一幅美丽新农村幸福和谐的画卷……

   初夏的莒州大地,万木葱茏。走进日照市莒县桑园镇东苑庄社区,绿树掩映下的白墙黛瓦,街头公园中盛开的鲜花及满脸笑容的村民,构成了一幅美丽新农村幸福和谐的画卷……
   近年来,日照市莒县围绕创建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以社区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坚持将“体制变革、机制突破、力量整合、顶层设计”有机结合,统筹推进农村社区、产业园区、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新农村建设方式,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整体提升全县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水平。
   两区同建:传统农村向美丽文明乡村华丽转身
   “外出打工不容易,家里老人孩子不能照顾,现在不仅社区建好了,连工厂也建在了家门口,工资也不低,一家人再也不用为了赚钱而东奔西跑了。”常年在外打工,如今已在晨曦集团就业的莒县夏庄镇石屯社区居民王文斌感触颇深。
   莒县作为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村庄多、分布散,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农民增收压力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任务重,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近年来,莒县抓住成为“全国农村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县”的机遇,将全县1195个行政村规划为170个社区,坚持农村社区与产业园区同步规划、一体推进、融合发展,把产业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支撑,以农业园区、产业基地为载体,一手抓社区、一手抓园区,促进“两区”融合,实现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化经营集中,为统筹推进美丽文明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各乡镇规划初步形成,夏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阎庄镇、陵阳镇、龙山镇总体规划已通过省专家评审,招贤镇全国重点镇已通过国家专家组评审,夏庄镇作为增补镇已上报国家相关部委,待批复。目前,两个示范镇共进行13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14个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和7个专项规划编制。
   今年,莒县还立足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加快绿色、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综合考虑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和产业集聚度等因素,规划建设农业发展“六带三区五园”:规划建设柳青河滨河农业观光、206国道两侧高档设施农业及多功能种植、沭河流域花卉苗木、旅游大道生态林果、环青峰岭水库生态农业和孟双线桑园六个产业带;莒中粮食高产创建、安洛果精品水果和莒北现代烟草三个产业区;峤山大姜、小店绿芦笋、库山中药材、夏庄绿茶、浮来山银杏五个产业园,全力打造滨河、环库、沿路特色高效农业带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集约高效农业。
   与招贤镇聚贤社区隔路相望的招贤镇产业聚集区内,目前已经入驻了涉及新型建材、环保机械、食品加工等项目的近20余家企业,一下就吸纳了附近社区的5000余名居民就近就业增收。
   按照错位发展、差异竞争的原则,莒县还依托206国道、日兰高速公路和旅游大道3条轴线,规划建设了莒县经济开发区、海右经济开发区、龙山海洋产业园、浮来山海洋产业园、招贤产业聚集区、刘官庄产业聚集区、长岭小店产业聚集区、东莞产业聚集区等8个产业聚集园区,加速形成了“三轴八区、整体推进”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实现了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发展,社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相得益彰,使农民在家门口即可就业。


   完善服务:打造生态宜居新型农村社区
   碧波荡漾的河流、修砌整齐的护堤坡坝、花草葱茏的岸边花坛、整洁干净的大街小巷、带有健身器械的文体广场……走进莒县碁山镇茅埠社区,入目所及皆让人新鲜不已。
   近年来,莒县按照“建设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服务便捷、管理高效的农村新型社区”要求,在稳妥推进集中居住区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组织、自治、管理、服务、保障五大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化同步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莒县特点的生态文明新型社区建设路子。
   完善组织和自治体系建设。为适应农村社会治理体制变革的需要,经过反复调研论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莒县确定撤销行政村建制设立社区建制,将全县规划为170个社区。目前,农村新型社区正在取代行政村成为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上放下提”,将县直部门和乡镇街道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惠农资金发放、公章使用、生育计划、社会救助等95项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全部下放到社区,将村级的育龄妇女管理、重大事项申报、党员发展等 37项职责全部集中到社区,让群众就近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健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社区运转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监督流程,健全社区经济、社会等组织,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加快构建“上级党委、政府领导,社区党组织和自治组织相互协同、自主管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区治理模式。
   加强保障体系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培育生态文明乡村示范社区(村)的文件,对生态文明乡村示范社区(村)的建设标准、考核评分、补助标准作了明确规定,县财政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两项补助,对生态文明乡村示范社区(村)、达标社区(村),每处分别按8万元、5万元标准进行补助,不达标的不予补助。积极争创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制定实施方案,实行政策捆绑、资源整合,抓好“五化”建设,年内聚力打造123个生态文明乡村示范社区(村)和2个示范乡镇。
   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本着因地制宜、规划先行的理念,加快编制了全县农村社区的详细规划,统筹推进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切入点,配套完善社区卫生室、警务室、学校、幼儿园、文体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社区“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实施农村公路养护“123”工程,对乡村道破损严重路段进行了中修挖补,累计挖补面积31000平方米,累计打造养护示范路段228公里。
   环境综合整治长效化。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护并重,每年夏收、秋收结束后,集中开展两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莒县还将农村环境整治列入县级层面第一批问题整改清单,在全县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制定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运转机制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经费保障和考核补助等内容,根据考核结果,按照20万元、15万元、10万元、不予补助四个档次,分半年、年终两次兑现。
   健全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创新乡村卫生保洁模式,加强保洁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坚持日产日清,建立规范化的长效运转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按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标准和程序,累计收取村级卫生保洁费864.66万元。投资3700万元在城区建成日转运垃圾200吨的大型垃圾压缩转运站1座、在19处乡镇街道各建设30吨小型垃圾压缩转运站1座,已全部建成投入运营;按照每5处乡镇配备1辆运输车的标准,配备大型钩臂车 6辆、乡镇配备小型钩臂车72辆、移动式垃圾箱4096个,聘用村级保洁员2198名。
   加强保洁员队伍培训,安排专人到乡镇分期分批对环卫作业中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进行培训,整体提升了保洁员队伍素质。加快推进城北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目前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环评报告编制、地震灾害报告评估等工作。全省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管理经验交流现场会在莒县召开。


   文化惠民:乡村吹来现代文明新风
   “在家尽孝心,出门讲诚信,心胸坦荡走四方,路平风也顺……”晚上,莒县长岭镇石井社区的文化广场上又热闹了起来,灯亮了,音响唱了,喜欢广场舞的村民伴着优美的《四德歌》跳了起来。如今,在莒县,广场舞也跳到了农村社区的文化广场上。
   近年来,莒县把乡村文明行动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有力抓手,以乡村文明行动建设推进美丽文明乡村建设。
   在莒县洛河镇章庄社区,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文化墙”,形成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引得路人不时驻足观看。这些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职业道德、感恩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墙,已成为莒县美丽文明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阵地和窗口。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墙”,不仅直观易懂,还可以寓教于乐,是村民的政策明白墙、文化娱乐墙,对村民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大力实施“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文化乐民”四大工程,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扩大“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覆盖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目前, 已有各类表演团队86家,庄户剧团40余个。每年举行免费送戏下乡活动演出1200余场次,基本达到每村每年一场戏。开展社区文体中心提升工作,为49个社区配备电脑、图书、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组织开展了“文化大拜年”、首届民俗文化节等30余场次文体娱乐活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全民道德素质和文明水平显著提升。
   着力健全长效帮扶机制,实行集中救助与科技扶贫、兴教助学、送医送药、提供致富信息、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帮扶等相结合,着力在加强“造血”功能上下功夫。扎实开展“春风行动”,举办技术、技能培训班10余期,培训妇女2000余人次,帮助600余名妇女实现就业。
   三项机制:打造美丽文明乡村建设拳头效应
   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融入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真正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必须强化政策扶持、聚力推进。工作中,莒县着力健全三项机制全面推进美丽文明乡村建设。
   稳定完善政策,强化激励机制。坚持“典型带动、整体提升”,每年集中培育一批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社区,县财政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奖补。围绕破解社区建设用地、资金难题,对新建社区实行政策优惠,简化审批手续,减免测绘费、监理费、配套费等各类规费,县财政拿出专门资金用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补助。
   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实行政策捆绑、资源整合,认真梳理涉农政策、项目和资金,科学搞好规划、合理布局,不搞平均用力、撒芝麻盐,确保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在社区建设上实行“三个一律”: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一律安排到社区,县直部门的政策、项目和资金一律落实到社区,县直部门包联共建一律包到社区;另一方面,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等所有涉农项目、资金,优先投向全县规划的“六带三区五园”建设,聚力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强化督导考核机制。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纳入全县工作目标综合考核,结合创建省级示范县,将任务分解细化,明确年度任务目标、责任单位、推进措施,跟上督导检查,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督导检查、年底考核验收。(通讯员 辛有东 魏士朝

相关资讯

  • 莒县古韵特色公交站亭曝光!

    7月24日,莒国古城将盛大开城,近日,已经有不少市民提前去古城打卡,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古城附近多了几处高颜值的公交站亭。没错,莒国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了进一步方便广大市民出行需求,给古城游客提供舒适的候车休息环境,特意在莒国古城附近建设了明清风格智慧公交…

    2021/7/25 23:53:09
  • 莒国古城首期开门红,单日突破10万人次!

    梦回春秋,莒国古城!7月24日上午,莒国古城商业街首期开放活动盛大开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河南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2021/7/24 23:49:32
  • 莒县多辆车车内物品被盗!人走车锁防盗窃

    2020年12月31日上午,杜某某报警称,12月30日其停放在小区的车车门被人拽开,车内2200多元现金及一条烟被盗。经查,此案系张某、孙某某所为,经县局批准,城西派出所分别给予二人行政拘留10天,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2020年12月31日上午,冯某某报警称其停放在小区的车,车内2…

    2021/1/11 22:59:56
  • 莒县沭东新城三十四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九十一亿元!

    沭东新城三十四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九十一亿元,莒县——精致描绘新型城镇化蓝图首批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名单日前公布,莒县成功入围。试验任务主要包括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人口迁移制度、搭建城中村改造合作平台,以及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等…

    2020/10/28 14:24:11

共有访客发表了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