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开展以来,莒县坚持因地因村因人施策,全面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经过近三年的努力,贫困人口收入稳步增长,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脱贫。
在长岭镇杜家洙流村,贫困户岳淑兰将已经晾晒好的艾草打捆,自从村里种植艾草以后,每到收割的时候,她就来这里干活。
长岭镇杜家洙流村村民 岳淑兰:一天挣点儿,挣五六十块钱,也能增加点收入。
有着艾草种植历史的长岭镇,通过成立艾草专业合作社,从种苗培育、种植,到艾条、艾棒等艾产品深加工,把艾草做成产业一条龙。合作社优先聘用贫困户来基地务工,并指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种植艾草,为他们找到了一条自主增收、劳动致富的新途径。
长岭镇党委副书记 王全营:全镇在大力发展艾草的同时针对贫困户种植艾草专门出台了资金补助政策,种植一亩艾草补助200元,现在全镇一共有100多户贫困户种植艾草,家庭收入每户在2000元左右,使贫困户实现了稳定收入,确保了稳定脱贫。
莒县不断挖掘自身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扶贫特色产业,通过产业发展、就地务工、入股分红等方式,把贫困户纳入产业链条,使他们稳定增收,实现脱贫。
莒县扶贫办副主任 郭庆元:脱贫攻坚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1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资金2.5亿元,实施产业项目达174个,涉及特色种养加、光伏、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累计实现收益2450万元。
针对生活困难且就业能力弱的贫困人口,莒县在各乡镇共设立了100个扶贫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碁山镇大庄坡村的孙立军在本村担任村文书助理,每月可获得700元的劳动报酬,这让他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碁山镇大庄坡村村民 孙立军:主要帮村里跟碁山镇党委干点活,主要是录录表格、比对比对数据,录录数据,报表之类的。
老弱病残且无人照顾的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因生活不能自理、缺少日常照料,成为精准扶贫的难。莒县通过设置养老扶贫护理岗位、聘请有劳动能力人员结对帮扶的方式,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刘官庄镇徐家庄村的失能特困人员徐淑久在专职护理员刘全美的悉心照顾下,日常生活有了保障。
刘官庄镇徐家庄村失能特困人员 徐淑久:幸亏她(刘全美)照顾着我,要不的话我早就死了。什么也做,洗衣服、做饭、扫地、洗碗,什么也做,伺候我。
莒县还进一步完善了贫困人口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扶贫特惠保、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避免遭遇重大意外事故而“返贫”,彻底拔掉“穷根”。
莒县扶贫办副主任 郭庆元:目前,全县3.4万户5.4万名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57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退出。